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yn.people.com.cn/news/yunnan/n2/2017/0412/c370539-30012879.html"
3月29日第二十三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新聞發布會現場,以龍陵黃龍玉為原材料制作的“金鑲玉”金、銀、銅三枚獎牌首次正式亮相。對保山龍陵人楊本達來說,2017年4月7日是個雙喜臨門的好日子。這天,他順利移交了由黃龍玉鑲嵌制作的86塊第二十三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獎牌。當天傍晚,妻子為他生下了一個8斤重的女兒,楊本達給女兒取名楊亞嚀,以紀念承制本屆亞乒賽獎牌。3月29日第二十三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新聞發布會現場,以龍陵黃龍玉為原材料制作的“金鑲玉”金、銀、銅三枚獎牌首次正式亮相,這種在保山龍陵境內發現的珍稀玉石也由此登上國際體育獎臺,備受矚目。金玉結合黃龍玉登上國際體育獎臺2004年,龍陵小黑山一帶首次發現黃龍玉。黃龍玉被發現后,市場價格飆升,國內外商家紛至沓來,龍陵縣境內從礦區到村社、從鄉村到城鎮,到處是黃龍玉交易的繁華景象,黃龍玉也成為龍陵最具吸引力的標簽。“3月初才接到任務,要用黃龍玉設計制作亞乒賽的獎牌,時間太緊了”,楊本達回憶說。因為有了之前設計保山市第四屆市運動會金牌的經歷,這次亞乒賽獎牌設計的任務自然落到了楊本達頭上,但從接到任務到移交獎牌,楊本達僅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。一個月內要完成86塊獎牌的設計制作,壓力不小。不少業內人士認為,這趟活賺不到錢,甚至還可能會虧不少錢,但楊本達認準了這是個宣傳黃龍玉的絕好機會,思考了一番后終于答應了。從應下的那一刻起,楊本達就立刻投入到和賽事組委會的溝通中,根據組委會提供的樣式,結合黃龍玉材料的特點開始設計獎牌原稿。使用黃龍玉鑲嵌制作獎牌,是亞乒賽與中國玉文化的首次融合。雖然獎牌制作史上,“金”和“玉”的結合并不是首次,2008年奧運會的“金鑲玉”就已經走在了前面。奧運會獎牌是楊本達靈感的來源之一,但亞乒賽獎牌的設計制作卻是全新的。“初稿來來回回修改了20多次,才最終定下來。獎牌的尺寸、元素的排列組合和鑲嵌圖案的尺寸,這些都有過改動”,楊本達說,調整最多的是鑲嵌黃龍玉的一面,這與黃龍玉本身的特點密不可分。黃龍玉是珍稀玉石,在材料的選擇上,要考慮如何選取料石上最好的部分用來制作獎牌,如果料石體積太大,成本就會變高,工序也會變得復雜。黃龍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。高溫巖漿從地下沿著裂縫涌到地球表面,冷卻后變成堅硬的石頭。在這個過程中,元素緩慢地結晶成堅硬的玉石,包裹在石頭之中,自然之力造就的美物在色彩上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。“天然的東西很難要求色彩的完全統一,黃龍玉以黃、紅、白為主色調,兼有青、灰、綠、黑等多種顏色,色彩豐富。在獎牌的設計中金牌和銀牌以黃色系黃龍玉為主,銅牌則以白色系黃龍玉為主,在制作盡時可能地選用顏色最接近的料子”,楊本達說。黃龍玉填補了國內玉石暖色系的空白。玉石作為裝飾品,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,玉文化是中華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。但在玉文化發展史中,類似黃龍玉這樣的暖色系玉石只占少數。黃、紅為主的色調契合了國旗的顏色,這也使黃龍玉鑲嵌而成的獎牌更具特殊意義。完成設計稿是漫漫征途的第一步,等待楊本達的難題更多在制作環節。精雕細琢“金鑲玉”的制作賭料、開料、加工......制作一塊獎牌需要32道工序,從選材開始就不能松懈。2006年8月,龍陵縣委、縣人民政府引進云南地質礦業有限公司、云南藤云西創投資實業有限公司,聯合注冊成立了保山黃龍玉開發有限公司,通過公司對龍新鄉、象達鄉境內的黃龍玉礦進行勘查、開采、加工、銷售,解決了礦山私挖亂采、流通雜亂無序、市場建設滯后、企業培植不足等問題。楊本達使用的料石出自黃龍玉礦區不同的坑口,有洋煙河坑口的、團坡坑口的,也有其他坑口的。料石并不是一次性全部備齊的,即便是再有經驗的老手,也不能保證購入的料石一定能開出理想的制作原料。為了制作獎牌,楊本達先后選購了十幾批料石,一邊賭一邊加工,通過10多個工廠和龍陵本地玉雕師分工協作,構成一條獎牌制作的流水線,以確保能在最后的截止日期前交貨。選材結束后,緊接著的是定型和切割,將黃龍玉畫圈定型,按照圖紙進行切割,獲得基本的“雛形”,再對照圖紙進行反復雕刻調整。手工雕刻的加入填補了機器雕刻照顧不到的細節,使“雛形”不斷接近成品。3月29日,由黃龍玉鑲嵌制作而成的獎牌首次亮相第23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新聞發布會現場。獎牌直徑70毫米,厚度7毫米,總重180余克,主體材質為純銅,金牌表面鍍純黃金、銀牌表面鍍純銀,銅牌為純銅本色。獎牌的正面刻有亞乒賽統一圖案,背面鑲嵌環狀黃龍玉。黃龍玉外環直徑為50毫米,內環直徑為26毫米,圓環中心是大賽的徽標。頂部的掛鉤是則兩只經過變形演變的金雞紋飾。經過機器和手工雕刻獲得的半成品圓環,拋光對玉石的損耗需要提前考慮周全。外直徑60毫米、厚度10毫米的半成品圓環經過拋光“縮水”為外直徑50毫米,厚度7毫米的圓環,沒有誤差,圓環才能牢固地鑲嵌在獎牌上。拋光同樣采取人工拋光和機器拋光相結合,經過拋光處理的圓環表面變得平滑,這樣的光面襯托得鑲嵌在內環中間的徽標更加耀眼。在一塊獎牌的制作過程中,26毫米、50毫米這兩個數據分別出現了兩次,數據的絲毫不茍是鑲嵌成敗與否的決定性因素。環狀黃龍玉必須保證內環直徑26毫米,外環直徑50毫米,才有可能做到鑲嵌的嚴絲合縫,還有些時候,即便直徑精準停留在26毫米,原料中心點的偏差也有可能導致圓環無法完全契合,這樣的細節靠機器無法完成,只能通過手工一點點調整。“獎牌的鑲嵌,不存在瑕不掩瑜的說法,每一個細節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玉環淪為殘次品,殘次品不但不能用來鑲嵌,為了防止流入市場,還必須盡數銷毀。制作亞乒賽獎牌的86個玉環,是從200多個玉環里精心挑選出來的。”移交完86塊獎牌的那一刻,楊本達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了。回想起2010年以前,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承制亞乒賽的獎牌,那時候還在林業局工作的他,雖然知道龍陵地區產黃龍玉,但還沒有見過真正的黃龍玉。玉汝于成結緣黃龍玉2010年一次北京出差的機會,讓楊本達第一次去到首都,第一次乘坐飛機,也第一次真正接觸到了黃龍玉。這次出差給楊本達留下的印象很深,“林業局的領導告訴我,第二天要和縣里黃龍玉開發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一起到北京出差,當時沒出過省,也沒坐過飛機,突然覺得一下子圓了很多夢。”楊本達回憶。第二天,帶著10塊黃龍玉料石,楊本達坐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。抵達北京后,又帶著料石趕往座談會,請來自全國各地的玉雕大師對料石進行加工創作。出差結束返回龍陵,楊本達被借調到黃龍玉開發管理辦公室工作,從此踏上了宣傳推廣黃龍玉的路。2008年奧運會后,白玉的知名度被打響,價格一下子上升了很多。楊本達開始思考如何把黃龍玉和體育賽事結合,更好地開展宣傳推廣。這個想法促成了保山市第四屆市運動會金牌的誕生,也使黃龍玉登上亞乒賽舞臺成為可能。2016年4月,楊本達遞交了辭職申請,辭去了在黃龍玉開發管理辦公室的工作,開始潛心經營自己的生意。在龍陵,黃龍玉的開采加工已經形成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,而像楊本達這樣熱愛黃龍玉,致力于黃龍玉宣傳推廣的人也不在少數。從2004年算起,10多年的精心培育使黃龍玉產業成為龍陵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。2015年,龍陵黃龍玉產業實現產值13.61億元。目前,龍陵境內從事珠寶玉石加工銷售的個體私營企業達3000余戶,從業人員25000余人,并形成了以龍陵為軸心,輻射周邊乃至全國的黃龍玉加工營銷網絡,全國范圍內20多個省市經營黃龍玉的商家達5800多戶,從業人員達10萬余人。2010年,龍陵縣委、縣委政府將縣城南片區規劃為黃龍玉文化產業園區,將其作為特色產業發展平臺融入到城市規劃建設之中。園區規劃占地面積377.7畝,計劃建筑面積40多萬平方米。建設分兩期進行,一期主要由企業自主建設,二期則由政府和企業合作共建。政府配套完善基礎條件,通過招商引入文化企業建社實體園區,探索政府企業共建共贏模式。在開展基地和園區建設的同時,龍陵縣黃龍玉公盤交易會的舉辦也有了突破性進展。2009年12月,黃龍玉公盤交易會首次舉辦,截至2015年底,共舉辦了二十九次公盤交易會,成交礦石370多噸,成交金額近2億元,實現公盤收益稅收近3000萬元。近年來,龍陵縣連續多屆組團參加了昆明泛亞石博覽會、中國北京國際珠寶展等大型國際珠寶展及珠寶玉石雕刻大賽,2016年先后兩次參加香港國際珠寶展。在歷次參賽活動中,送選參與評獎的黃龍玉作品共獲得703個獎項,黃龍玉的國內外影響力得到了顯著提升。(袁琳)(責編:薛丹、朱紅霞)
關鍵字標籤:崇光金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