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www.h2o-china.com/news/244934.html"
每當下大雨,市民們不時能看到馬路上的雨污水井蓋被頂開,污水外涌現象。井蓋被污水頂開的背后,是管道堵塞。近日,齊魯晚報記者從濟南天橋區市政局采訪了解到,該局今年用上了檢查井污泥掏挖“神器”污泥抓斗車和管道檢測“神器”管道機器人,部分代替人工,更高效地進行清淤。據悉,這兩樣“神器”還是首次在濟南的雨污水管道疏通中使用。污泥抓斗車“抓出”深井淤泥近幾次大雨,省城出現了不少“趵突”雨污水井蓋。井蓋被管道內過多的來水頂開,雨水不斷往上噴涌。有的井蓋雖然沒有被頂開,由于管道過滿,仍有不少水從井蓋空隙中外溢。這樣的情況在地勢較低的天橋區更容易出現。“濟南整體地勢南高北低,旅游路至清河北路海拔落差有132米,雨后大量雨水匯集到天橋區,很容易出現積水和井蓋頂托現象。”天橋區市政局相關負責人說,來水多,水流急是一部分原因,井蓋外溢更重要的原因是,管道內淤泥和垃圾過多,占用了管道空間。為了保證汛期轄區排水管線暢通,該局今年用上了污泥抓斗車和管道檢測機器人等機械設備。19日,記者在天橋區三孔橋街看到,一輛黃色工程車輛停在一處打開的井蓋前。車上的滾輪不時帶動懸臂抬升和放下繩子。四根繩子拉著的是一個圓柱型的抓斗。這處打開的井蓋在魯能康橋小區西南門南邊快車道上,是一個污水井蓋。工程車停在井蓋北側,操作員天橋區市政局排水科工作人員王揚站在井蓋南側,用遙控器操作工程車上的懸臂和抓斗。市政工作人員控制抓斗車清淤。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記者王皇攝往井里看,記者只能看到污水,看不見污泥。王揚按下遙控器上的張開按鈕,抓斗圓柱型的外壁分成了片,同時張開了。再按下下降按鈕,滾輪轉動,帶動懸臂上吊著抓斗的四根繩子就下到了污水井中。降到近5米深的位置后,不能再下降了,王揚按下了合并按鈕,抓斗就“抓”住了一整桶淤泥。按下抬升按鈕后,抓斗不斷升高,一直到工程車尾的車斗旁,調整好位置后,按下放開按鈕,淤泥卸在了車斗中。掏挖一次的整個過程由于機器需要上升和下降,耗費幾分鐘時間。王揚說,每個污水井內都有一個沉淀池,用來沉淀管道中的淤泥和垃圾。每年汛期前都需要對雨污水井進行清淤疏通。“污水井如果比較深,淤泥比較多,就需要掏挖得比較久,多的需要掏20多次。”王揚說,抓斗車裝滿淤泥后,需要開回天橋區市政局辦公樓內專門的一處淤泥池內卸下,然后再繼續工作。記者看到,由于安裝了滾輪和懸臂占用了一些空間,這輛抓斗車的車斗空間不算大。王揚介紹,如果要對整條三孔橋街的雨污水井疏通一遍,一車肯定裝不完,得跑好幾趟。“抓斗車最深能掏10多米的淤泥。天橋區工商河旁的污水井都特別深,一些道路上的污水井也比較深,人工掏挖難度很大,就需要用上抓斗車。其他比較淺一些的井蓋,還需要人工掏挖。”天橋區市政局相關負責人說,這輛抓斗車去年由天橋區市政局購進,每天都出門“工作”,換人不換車。因為每年全天橋區至少要掏挖污水井9000座次,雨水檢查井8500座次,這樣的工作量讓抓斗車幾乎沒有閑工夫。該負責人說,每年汛期前和汛期后都要掏挖雨污水井,每個雨污水井前后都需要掏挖2到4次。為了干這個活兒,天橋區市政有兩支專門的施工隊。以前,掏挖一個雨污水井,需要好幾個人一起施工,而現在,開著一輛抓斗車,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干干凈凈地清淤。王揚說,自己在科室里原先只負責派發工單的工作,由施工隊負責疏通。現在,科室里有4個人學會了操作抓斗車,每人一天輪流開著車去清淤。這就是代替檢車人員下井的管道檢測機器人。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記者王皇攝機器人出馬不用人工下井了除了抓斗車,天橋區市政局還有一樣稀罕家伙。這個家伙今年5月剛來,它來了之后,排查管道堵塞情況,就不再需要人工下井了。這個家伙叫CCTV管道檢測機器人。它的身形寬約20厘米長約50厘米高約30厘米。支撐它在管道中行走的是四個輪胎,而且根據管道的大小和水位的高低,可以更換成不同大小的輪胎。這個家伙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兩只“眼睛”,這倆眼睛是一前一后兩個攝像頭,能在管道中360度無死角錄像和拍照,同時,實時傳回畫面到地面的控制端。這個家伙可給管道工人們幫了大忙。因為每年天橋區都要疏通25000多米地下管線,一旦出現了管線堵塞,就需要檢查人員打開雨污水井蓋,下到井蓋中進行疏通。雨污水井蓋常年封閉,里面空氣污濁,多數還有沼氣,這些氣體都可能會危及檢查人員的生命。而管道檢測機器人不怕這些,它可以替檢查人員下井,跑管道,哪里堵了,哪里破了都能傳回畫面。天橋區市政局排水科相關負責人介紹,天橋區的管道不少都已出現了老化的情況,需要加強平常的檢查和維護。人工檢查不僅危險還速度慢,用機器人檢查更安全,效率也更高。除了檢查老化的管道外,管道檢測機器人還被用來驗收新管道。“像新建的管道接口有沒有密封,對接處有沒有接好。這些都會用到管道機器人。”該負責人說。
關鍵字標籤:專業新竹通水管
|